摘要:本月12日,海天味業通過媒體發布公告稱,本月25日起正式對旗下部分調味品的出廠價格進行幅度為3%-7%不等的漲價調整。這則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大家紛紛表示疑惑“不是說好不漲價的嗎?”
本月12日,海天味業通過媒體發布公告稱,本月25日起正式對旗下部分調味品的出廠價格進行幅度為3%-7%不等的漲價調整。這則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大家紛紛表示疑惑“不是說好不漲價的嗎?”
廚房必備的生抽醬油
2021年對于海天味業來說并不是高枕無憂的一年,據企業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速遠遠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出現了海天味業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季度性下滑的咋舌窘境。海天味業去年年底發布的文章中提到,基于醬油調味品的生產成本普遍上升,尤其是制作調味品相關的大宗農副產品價格更是一路飆升。但海天味業將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并表示旗下商品“2021年無提價計劃!”而如今海天味業對當時慷慨激昂的高調言論出爾反爾,并在短短兩周內迅速敲定漲價的情況來看,這波逼近業績紅線的壓力實乃是造成海天味業逼不得已也是猝不及防的打臉行為的導火索。
大豆價格一路飆升對調味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根據財報數據,去年三月開始,海天味業的股價從每股75.92瘋漲到每股215.28,創造了調味業的史上新高。但落寞緊隨其后,今年一月開始,調味品行業的泡沫被瞬間戳破,就目前來看,海天味業的股價斷崖式下跌,相較于巔峰時期說是腰斬也不為過。現今的一波提價操作很大程度上只能緩解海天的燃眉之急,想要靠漲價扭轉乾坤回到過去的繁榮可謂是針尖上頂芝麻——難頂。
海天味業現在的窘境不禁讓人想到涪陵榨菜,作為龍頭榨菜品牌,出現雖然維持現有價格,但卻將凈含量80克的袋裝榨菜減量至70克來達到變相提價的目的。經過這樣一番故作聰明的操作后,涪陵榨菜并沒有收獲凈利潤的提升,反而其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因為此事而深陷不誠信、弄虛作假的困境。漲價能否成為調味品行業的破局之道,筆者對這一觀點保持中立的態度,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涪陵榨菜這樣的前車之鑒需要引起更多消費品企業的警醒。
人們熟悉的涪陵榨菜,從5角80克漲到3元70克
對于很多大品牌來說,“利潤不足,漲價來湊”是一種慣用的經營手段,雖然就短期看,這種策略會對產品的銷量產生影響,但后續則會引發整個行業的產品價格集體上漲,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中國茅臺的漲價帶動了整個白酒甚至糧食原料行業的價格瘋漲。
編輯/趙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