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諾基亞已經不是我們印象里的樣子。置死地而后生仍能攪動一番風浪,諾基亞起死回生的轉型之路實在讓人拍手稱贊。
2013年的9月,相信很多諾粉都還記得,諾基亞將過去引以為豪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及部分專利技術出售給了微軟,隨后其墜落速度如自由落體般下降。大量的投資者抽身而出,認為諾基亞股票成為了“垃圾股”,破產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10多年后,諾基亞不但沒有徹底破產,而且還活得很好。數據顯示,2021年,諾基亞年全年營收達到了222億歐元(約1631.7億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16.23億歐元(約119.3億元)。在世界500強中,排名485位。在全球消費電子衰退與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諾基亞的營收與利潤顯得十分可觀。丟了“手機”的諾基亞,仍然還在500強內,它究竟靠什么賺錢?
諾基亞的主營業務由三部分構成,其中電信設備供應占81.77%,企業經營占6.41%,專利授權占5.72%。自從諾基亞把手機業務出售給微軟之后,主營業務便從終端業務轉到了通信基礎設施的業務上。目前諾基亞最大的收入來自5G通信服務,這項業務去年的銷售額占了總業績的8成。
全球電信設備市場,華為銷售額占比為28.7%,位居第一;愛立信以15%,位居第二;諾基亞以14.9% 位居第三。在2016年之前,全球電信市場上,華為部署了全球2/3的5G商用網絡,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商。愛立信則是專注電信行業的近150歲的老牌企業。而諾基亞僅花了一年的時間便一度超過了愛立信。
事實上,諾基亞之所以有能力搶奪5G市場的蛋糕,并且能站在5G的頭部陣營,是因為它具有作為老牌巨頭多年的積累。
諾基亞擁有著2G、3G時代的大多數專利,4G時代諾基亞則擁有數量可觀的LTE專利;在2015年,諾基亞更是增加了5G技術的專利儲備,強化了5G技術的布局。截至2021年底,諾基亞在移動通信領域大約擁有2萬個專利家族,范圍涵蓋2G到5G多項技術,其中有超過4000項是5G核心專利族。諾基亞的5G專利十分龐大,專利營收規模甚至遠超華為。去年,只專利授權這一項業務就給諾基亞帶來15.02億歐元的收入,合人民幣110億。
諾基亞憑借手中的專利,頻頻發起專利大戰,通過專利訴訟獲取到巨額賠償。針對黑莓、蘋果、HTC,諾基亞都曾發起專利訴訟。比如2011年,諾基亞起訴蘋果,最終蘋果向諾基亞一次性支付賠償金約4.2億歐元(約30.94億元)。2022年3月起,諾基亞又利用標準專利在美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起訴vivo專利侵權并還要求法院判決vivo停止在當地的手機銷售。除此之外,豐田、本田等也因車聯網零部件的專利費,賠償巨額給諾基亞。
諾基亞在許可費方面的壟斷行為一定程度上濫用了知識產權,好在國家已經開始進一步完善標準專利等重點領域的反壟斷規定,希望市場秩序能夠早日規范,整體行業能夠穩定發展。
從世界第三電信設備供應商到如今的“專利流氓”。諾基亞身上仍然存在著不少爭議,對諾基亞仍有懷念的人依然在等待它重新回手機領域。但無論如何,諾基亞已經不是我們印象里的樣子。置死地而后生仍能攪動一番風浪,諾基亞起死回生的轉型之路實在讓人拍手稱贊。
編輯/張倩